水泥是粉狀水硬性無機凝膠材料,加水攪拌成塑性漿體,能在空氣中或水中快速硬化,并能把砂、石等材料混凝在一起,達到膠結、保固或防水等作用,也可以用于環境藝術設計與室內外建筑裝飾。
水泥的品種品類很多,一般按照用途及性能、水硬性物質名稱、技術特性等幾個方面分類,不同的水泥品類也有不同的命名及型號等。
微水泥涂料則是近兩年流行的一種新型表面裝飾材料,它的主要成分跟水泥差不多,主要為水性樹脂,硅酸鹽材料,改性聚合物等。但相比水泥傳統的膠結、保固性作用,微水泥涂料功能體現更多的是在裝飾性。
微水泥涂料具有強度高,厚度薄,無縫無邊,便于涂刷,防水性強,裝飾性強等特點,所以實質上微水泥就是一種涂料或裝飾材料,這點跟傳統的水泥還是有很大區別。
值得一提的是,微水泥涂料不僅可替代涂料、墻紙甚至瓷磚等主材用于內外墻面、地面裝飾,甚至還可用于天花、吊頂、家具、櫥柜等的飾面裝飾,類似巖板跨界應用的特點。
如今越來越多的裝飾材料具備了跨界的特質和能力,傳統的邊界和觀念隨時都會被新的物種打破,要想自己的品牌立于不敗之地,以不變應萬變已未必是好的。相反以變應變,以主動應對被動,以跨界思維打破邊界思維,才是做產品和研發的根本思路。
陶瓷行業就在流行一股微水泥的風。之前在展會上面也有看到幾家不錯的微水泥瓷磚產品,很多釉料公司也在推這個工藝,大體就是數碼釉或傳統的淋釉結合噴釉,只不過表面釉層更薄、更平、更細膩了些,當然也可以結合不同的工藝或材料,表現更加豐富的效果。
微水泥瓷磚跟微水泥涂料有什么關系呢?我想無外乎是兩種:一種就是瓷磚模擬微水泥的涂料質感和質地效果。
瓷磚的釉料以及現在噴墨技術和數碼釉技術結合,尤其是數碼釉技術和功能性墨水材料,可以說是將“質”表現得淋漓盡致,或還原得神乎其神。
另一種大體是瓷磚模仿微水泥甚至水泥的圖案和肌理效果。這個不算新鮮,各種水泥磚、仿古磚、金屬磚、木紋、布紋、大理石、花崗巖等等,可以說瓷磚在模仿的路上從來都沒有停下過,但是模仿能做到青出于藍而勝于藍,做到被設計師和消費者認可,則也是成功的另一種境界吧。
另一方面創新也遇到了新的瓶頸——產品同質化。你做流量產品我也可以做流量產品,你做巖板我也可以做巖板,你做微水泥瓷磚我也可以做微水泥瓷磚,總之就是市場上流行什么我做什么,賣得好的做什么我就跟著做什么。
這個觀念本來沒有錯,但是由于陶瓷行業的工藝門檻和技術壁壘低,生產條件和品牌價值觀又參差不齊,這就導致了同樣的產品市場表現良莠不齊,甚至魚目混珠。
而在強大的互聯網和平臺流量的推波助瀾下,那些潛心鑚研、投入創新的未必會在銷量上有好結果,而依靠營銷炒作、渾水摸魚的也許真正笑到了最后。
微水泥涂料雖然是涂料界的產物,但卻可以被瓷磚跨界分一杯羹。憑借的不僅是營銷和互聯網包裝,更離不開瓷磚本身過硬的產品特性和功能,相比微水泥涂料,微水泥瓷磚質感更豐富,產品更耐磨、安全無輻射。
微水泥的裝飾效果結合瓷磚的優越性能,尤其是巖板大尺寸的加持,特別適合表現極簡、現代、一體化的裝飾風格,正逐漸成為家居裝飾行業和設計師的新寵,贏得越來越多消費者尤其是年輕人的喜愛。